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深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贸易额连续攀升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冲突与摩擦也变得更加频繁。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在持续提升,尤其是触及复杂技术的信息技术产品,更易于形成技术壁垒已成为制约出口贸易增长的首要阻碍,是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常用手段。受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及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制造业的兴起,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情况更不容乐观。其中,欧美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产业及市场,不断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设置的技术壁垒,已演变成影响该产业出口的障碍及难点。项目组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针对具有寿命指标的压敏电阻敏感元件,提出并实践了国际标准研制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和成果。 二、研究内容 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从集成电路敏感元件的产品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标准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二是提出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策略;三是通过制定相关IEC国际标准为研究案例,探索一条通过标准化研究来应对集成电路敏感元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道路;四是以集成电路敏感元件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经历为例,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我国其他电子元件类产品牵头相关IEC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对策和建议。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对对策与建议 政府应建立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国的磋商机制建立规范的NQI评价机制,推动良性竞争。进一步推动与敏感元件进口国的认证认可合作领域的互认进程,加强各国彼此之间有关敏感元件领域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应对新形势下的敏感元件领域日益频发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必须积极培育中国标准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包括:增强我国对敏感元件国际标准的技术贡献以及,以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建立敏感元件技术标准监管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 (二)企业应对对策与建议 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直接承受者和申诉主体,企业在面对进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时,应积极主动表达自己对技术性措施的合理诉求。坚持研发创新方向,积极探索采取多种途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主动寻求同政府主管部门或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对科研人员和科研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创新人员的智力投资回报。 (三)其他应对对策与建议 高技术产业协会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和治理工作,配合国家机关进行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调查,协调确立敏感元件出口的最低标准,建立对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法规的动态跟踪与分析机制。加强熟悉贸易规则和通报法规的律师团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法律协会、行业商会、企业三方数字信息网的搭建,从而提升我国敏感元件出口企业面临技术性贸易措施时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效率。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实务并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专业保障。
|